医药电商急剧增长 物流体系亟须完善
发布人:华夏通物流
发布时间:2014-05-04
浏览量:1581次
这几年,医药电商的市场规模急剧扩大。2011年,国内医药B2C规模为4亿元,2012年超过15亿元。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中国医药B2C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交易规模达到42.6亿元。
急剧攀升的线上交易规模以及各大电商巨头、医药工商企业的强势加入,都让业界看到了医药电商快跑的希望。然而,作为电商运营“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仍然是医药B2C发展的最大“软肋”。无论是政策要求,还是自身发展需要,加快现有物流体系建立,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成为医药电商的燃眉之急。
自建配送力所难及
去年底,为了加强对网上药店配送环节的监管,CFDA下发了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药品时,应当使用本企业符合《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等文件要求的药品配送系统自行配送,保证在售药品的质量安全。
“自行配送”要求让业内倒吸了一口凉气。记者了解到,除了部分城市可以实现门店配送或顾客上门自提以外,网上药店的大部分配送都通过委托第三方社会物流企业完成。即便是首家拥有通过GSP认证物流配送公司的药房网,也只能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几个城市自行配送。
“从监管角度讲,这个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网上药店全部自建配送是不现实的。”老百姓网上药店负责人史文禄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纵观全国,鲜有电商能够负担得起自建物流配送,连阿里巴巴这样资金雄厚的电商巨头都尚未建成物流配送。自建物流配送较为成功的只有京东,但也只是建了一半,却已花费上百亿。这样的成本对任何一家网上药店而言,都是天方夜谭。”
史文禄认为,现阶段网上药店考虑的不应该是自建物流配送,而是如何跟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共同保证药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比如优化药品供给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商品出库时在包装上加强防震、防漏等措施,从外包装上保证药品的安全性等等。以严格的标准选择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尽量选择模式大、信誉好的全国性第三方物流企业。”
目前来看,网上药店销售的品类以非处方药、保健品、医疗器械以及计生用品为主,要求低温储存和易碎的药品鲜在网上交易。根据有关规定,网上药店配送可以通过自建物流或具有药品配送资质的第三方物流完成。尴尬的是,目前涉及医药物流配送的第三方社会物流企业大多都未通过GSP认证,中国邮政虽然陆续在宁夏、内蒙古获得GSP证书,但其他地区并未全部通过这一资质认证。
一位医药电商人士表示,可为个人消费者提供远距离、全国性的专业第三方医药物流几乎没有。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引导第三方社会物流加入医药电商的配送,对资质符合要求的第三方社会物流企业给予相关认证,允许配送药品,纳入医药电商的监管体系。
门店配送尚难成形
经过前几年“价格战”的贴身肉搏,医药B2C的竞争开始转向服务和用户体验,不少网上药店欲将门店配送作为提升客户体验的突破口。
例如,金象网推出了“金象1小时服务”,但仍借用快书包的配送物流,并非单纯依靠实体门店的店员。药房网也在全国招募实体药店加盟,以解决全国范围内的药品配送问题。京东医药城提出“连锁药店,上门快送”口号,将构建基于本地、区域化服务的社区型医药电商模式,整合医药连锁药店资源,消费者订单通过连锁门店店员送货上门,实现当地化配送。
对于门店配送的O2O模式,前述电商人士认为,以当前国内药店连锁率来看,开展全国范围内的O2O模式还难以成形。网上药店若要将门店配送覆盖到某个区域,要么自建实体门店,要么跟当地大连锁谈判,利用其实体门店配送。
“但是,当前实体门店的整体毛利率不高,新开门店能否承受?各地连锁药店的政策各不相同,一个个区域谈判,费时费力,成本也不低。”该人士表示,“实际上,现阶段的O2O模式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与线下实体店实现信息对接,送配员如何招募,如何做相关培训,如何保证配送的服务质量,总部到门店的配送周期如何协调等。”
史文禄也认为,这还只是一个局部的概念。他指出,网上药店的消费者遍布全国,国内的药店没有哪家实体店能覆盖全国。实体门店除了负责门店销售,是否值得增加人手进行配送,以及配送的服务质量如何保证,都还有待商榷。